close

數萬朵紅色花瓣鋪躺在地面上
舞者在巴赫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快板樂章裡輕盈起舞
繽紛飛揚,修長青春的身體在空中盪漾
雲門舞集秋季年度新作《花語》,是一支歡躍的篇章

~~~~~~~~簡介中是這麼形容著花語的~~~~~~~~

花語,聽起來就讓人感覺很歡愉、雀躍著。

我很怕看現代舞,因為它所要表達的不像芭蕾易懂;

又不若社交舞、踢踏舞、肚皮舞、街舞之類的易讓我投入。

我是個沒想像力、又沒藝術細胞的人,

就如同我從來沒欣賞過畢卡索的畫,

他們的〝藝術〞已超過我所能領悟的範圍了!

大多數人在討論花語的時候,都只見前半場繽紛絢麗,節奏明快的表演,

將它歸類為一支歡躍青春生命力的詩篇舞蹈。

而真正的花語亦結合了燈光昏暗、舞者穿著色調灰白、舞蹈節奏緩慢的後半段。

光是舞台上吹出一團團灰色棉絮,就和前半場一朵朵艷紅花瓣形成強烈對比。

當時,任我拙劣的腦子想破頭,仍不解為何會將塵埃和花瓣會放在一塊…所要表達的是什麼?

 ~以下摘自雲門舞集•花語的創作心情~

創作靈感

2007年雲門舞集到葡萄牙演出時,林懷民在辛特拉近郊山頂的佩南宮外,看到落了滿山遍野的紅茶花,花瓣依然新鮮美麗,生命卻已跌入春泥。一股「開到荼蘼」的感慨,促使林懷民編創這支「傾聽花魂私密絮語」的抒情之作。

若知道林懷民多麼愛花,就不難想像這樣一支舞作為何誕生。

在一次排練中,他信手拈來一朵小花沾在耳旁,無視旁人好奇的眼光,開心地與舞著們一起工作。林懷民愛花成痴,每朵送到他手中的花總是被小心呵護著。每每收到觀眾或主辦單位獻花,他總要想盡辦法帶著花旅行,甚至帶上巴士或飛機,一路看著花瓣盛開,又在行進中隨著顛簸而搖晃、飄落…。

繁花總是在盛開時凋落,春天總是會過去,林懷民以紅樓文學裡「三春去後諸芳盡,各自須尋各自 門」的意念作為跳板,以《花語》描繪出華麗早逝,繁華落盡的生命省思。

花甲的告白

今年二月,雲門八里排練場歷經一場大火,萬物俱灰,散落一地的桃紅花瓣,成了令人觸目驚心的美麗色彩。在焦黑扭曲的鐵皮屋旁,一株梅花安然綻放,林懷民隨手摘下一朵送給身旁紅著眼眶的雲門同仁。這是十年前,林媽媽親手種下的梅花。

歷經生命流轉,年屆花甲的林懷民對生命有另一種嚮往,因此「豁出去了」,大膽把柔美的花瓣全搬上舞台,舞者也全穿著淡雅色系的服裝。

二○○八年的全新創作《花語》,林懷民突破以往的沉靜低緩,以年輕舞者飛揚流暢的舞姿讚嘆青春,舞者在鋪滿八萬片花瓣的舞台上和著巴赫的音樂起舞,搭配色彩繽紛的服裝,構成一幅繁花似錦,美不勝收的畫面。

從水月、行草三部曲等作品以來,觀眾對雲門舞集的一貫印象就是安靜、沈穩,但是《花語》卻很「俗艷」。林懷民笑說,如果在三十歲時用這種顏色,會覺得很可恥,不過人生不同階段有不同風景,現在他已經豁出去了,怎麼作,就會怎麼好。

有別於上半場的絢麗,林懷民透露,下半場將走進夜晚,描繪花謝花落後的淒美。花,脆弱如青春。舞者生命如花,耀眼光華卻是短暫瞬逝。「這大概也是我的花甲告白吧,」林懷民說。

在看完介紹後,才恍然大悟…只能說,演出前的功課做的不夠,導致觀賞中的疑問重重啊!

不過也因為如此,觀賞的角度便有所不同了吧?

正因不了解,所以觀看得特別賣力,想解讀著舞者表情中所透露的訊息,得到一團混亂後決定放棄。

看著豔紅的的花瓣想著落櫻繽紛應該就是如此,感受著浪漫的氛圍同時又思考著明年到底是要去日本還是泰國;還想著現代舞為何要以古典樂配樂?腦中演奏起中島美嘉的〈櫻花紛飛時〉為舞蹈配樂。舞者的表情為什麼這麼的難解?藝術之所以為藝術就是因為不夠商業化吧?商業化難道就沒有好的藝術成份嗎?燈光的變化在舞台上也創造不一樣的感覺,我還想看有蝴蝶影的燈光耶…效果應該也不錯吧?看著舞者清涼且服貼的衣著,而肢體動作像打肉搏戰似的,我想笨笨龍如果跟我一起來看這戲,大概只有看到這兒才會覺得值回票價吧?我也一直想著,一齣歡躍青春生命力的詩篇,為何不是前段緩慢,後段輕快的展現生命力呢?在一連串努力觀賞和胡思亂想中結束了這次的節目。

直到現在回想著畫面,舞者的肢體扭動得愈來愈慢,好似電影慢格播送著,這才讓我感覺到,由活蹦亂跳四肢充滿張力到行動緩慢一動也動不了,人生大概如此吧?這應該不是只有歡躍青春生命力的詩篇,他截取了生命中的美好和凋零形成對比,將整個生命濃縮後的詮釋。

唉…現代舞…果然真難懂啊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文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